上市公司回购“撤单”不合适
来源:北京商报
近期,撤单在A股上市公司加快回购增持的上市适同时,部分公司却终止了此前的公司回购计划,其中多家公司因实际回购金额与原回购计划存在较大差距,回购引起监管部门的不合重点关注。本栏认为,撤单上市公司回购已经进入投资者分析上市公司价值的上市适因素中,临时“撤单”会让投资者伤心。公司
上市公司真的回购愿意回购股票吗?从现在部分上市公司“撤单”的情况看,上市公司内心深处是不合不愿意回购股票的。因为回购股票和再融资属于相反的撤单操作。一般来说,上市适上市公司都喜欢再融资,公司对于回购股票自然是回购反感的。
也就是不合说,上市公司提出回购股份,一般都是有不得已的苦衷。或许是股价太低,需要利好支撑股价,但是又实在没什么拿得出手的利好,大股东也没钱或者不舍得花钱增持,于是只好让上市公司出面回购,但这实在属于是不情愿。
本栏曾说过,上市公司如果回购股份的价格高于每股净资产值,那么这个回购行为实际上并不合适。简单的数学知识就能想明白这样的回购股份会降低上市公司的含金量,所以成熟股市的上市公司回购股份往往都是在股价低于净资产值的时候进行。
那么投资者是否愿意上市公司回购股票?是否欢迎上市公司回购股份呢?从时间角度看,投资者比较欢迎股价低迷时期的股份回购,而对于那样的在历史高位回购股份,投资者往往会用脚投票。这是因为投资者希望公司在股价低迷时期能够有一些事情刺激股价走高,回购股份显然是一个退而求其次的选择,虽然从长期来看这并不划算,但对于短期的股价刺激还是有帮助的,于是投资者还是比较欢迎在股价低迷时期的股份回购。
当上市公司发出股份回购的方案,投资者也因此追捧了股价,股价已经得到了支撑,此时上市公司在回购数量没有达到公告下限的时候提前“撤单”说不回购了,是否是好事?答案显然是并非好事。这有点像海豚表演,海豚做完了既定的动作,并不是为了取悦观众,而是为了饲养员手里的小鱼,此时饲养员忽然说不给了,那么其他海豚会怎么想?这个海豚以后还会不会相信饲养员?
回购“撤单”也是一样,一家、两家、三家……今后谁都可以随便“撤单”,然后就是谁都不信谁,最终回购也会成为闹剧。
所以本栏说,除非有万不得已的理由,且能够通过股东大会的表决并得到管理层的认可,否则已经发布的股份回购方案还是要坚持完成,这也是一种契约精神,上市公司如果自己都没有诚信,那么如何让投资者相信证券市场里的各个参与方?那些中介机构的各种违法违规,也就见怪不怪了。
北京商报评论员 周科竞
(责任编辑:知识)
-
新京报讯 据文旅之声官微消息,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国民旅游休闲发展纲要2022—2030年)》有关要求,丰富旅游休闲产品供给,有序引导露营旅游休闲发展,不断 ...[详细]
-
澎湃新闻记者 钟煜豪自5月10日江西省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关于我省建立常态化核酸检测服务机制的指导意见》公布以来,省内多地已启动核酸采样人员的社会招聘。上述指导意见称,各地将对非重点岗位、非特殊行业、 ...[详细]
-
外交部:敦促七国集团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 不要以家法帮规霸凌他国
5月16日,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提问,5月14日,七国集团外长会发表公报,多处谈及涉港、涉疆、台湾、涉海等涉华议题。中方对此有何评论?赵立坚表示,中方在涉港、涉疆、台湾、涉海等问题 ...[详细]
-
5月16日,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提问,5月15日是第74个巴勒斯坦“灾难日”,在近期巴以冲突频发的背景下,中方目前对巴以局势有何评论?图源:外交部赵立坚表示,近期巴以局势持续紧张, ...[详细]
-
A股上市股份制银行中报盘点: 净利润同比“8升1降” 资产质量保持平稳
本报记者 杨 洁截至8月30日,9家A股上市股份制银行已全部披露2022年上半年经营业绩。中报显示,这9家银行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同比呈现“8升1降”;截至今年6月末,有5家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与去年年末 ...[详细]
-
5月16日,在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336场新闻发布会上,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市政府新闻发言人徐和建介绍,这轮疫情,北京已经开展了10轮区域核酸筛查,每轮都有零星隐匿病例 ...[详细]
-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倪雨晴 深圳报道随着5G基建推进,如何让建网、商用、产业多维度共同发展成为当下课题。5月15日,在科技创新及实践成果发布会上,华为无线网络产品线副总裁甘斌表示,面向2025年5.5 ...[详细]
-
参考消息网5月16日报道 据俄罗斯卫星社莫斯科16日报道,瑞典左翼党领导人达德戈斯塔尔说,瑞典加入北约可能导致本地区局势升级。达德戈斯塔尔在自己的社交媒体账户中写道:“加入北约可能导致危险的邻近地区局 ...[详细]
-
新华社日内瓦11月22日电记者刘曲)世界知识产权组织21日发布的最新《世界知识产权指标》报告显示,尽管受到新冠大流行带来的经济衰退影响,2021年全球专利、商标和外观设计的知识产权申请量仍创下新高,这 ...[详细]
-
《人民日报》报道:出口信贷加快产品和服务创新 金融多措并举稳外贸(新时代新作为)
“进出口银行为我们及时提供了5年期、低成本境外投资贷款,公司顺利收购了两个境外仓库。”浙江宁波乐歌人体工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项乐宏告诉记者,以往传统的抵押贷款很难适应海外仓等外贸新业态的需求,进出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