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PR再现非对称降息 稳增长扩内需政策密集出台
作者: 祝嫣然 段思宇
随着新一轮本土疫情反复、再政策多地出现极端高温天气,现非近期发布的降息经济增长指标普遍低于预期,经济修复进程放缓,稳增内生动能不足。长扩出台
在当前经济企稳回升的内需关键节点,稳增长政策不断加力。密集近来从国务院常务会议到央行、再政策财政部、现非工信部、降息发改委等部委密集部署,稳增从刺激消费、长扩出台扩大内需、内需稳定房地产市场、密集降低实体经济成本等方面多措并举,再政策释放出稳增长的强烈信号,力促经济企稳回升。
继8月MLF(中期借贷便利)操作利率超预期下调10个基点后,本月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也调降了。8月22日,最新一期LPR报价出炉:1年期LPR为3.65%,较上期下调5个基点;5年期以上LPR为4.3%,较此前下降15个基点。
接受第一财经采访的多位业内人士表示,LPR利率下调之后,将有助于减少实体经济融资成本,提振融资需求;同时,房地产市场下行压力也会有所缓解,将有效对冲当前经济发展面临的“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
专家认为,随着前期出台的各类稳增长政策的陆续部署、落地和见效,中国经济向好的基础没有改变。在低基数效应、消费缓慢恢复、推动基建形成实物工作量等因素作用下,三季度中国经济仍有支撑。下半年政策着力点将在扩大内需上积极作为。
LPR再现非对称降息
这是今年以来,5年期以上LPR第三次出现下调,前两次下调幅度分别为5个基点和15个基点。目前来看,一年期LPR下降5个基点,叠加年初下调的10个基点,今年以来一共下降了15个基点;5年期以上LPR下调15个基点,今年则已累计下降了35个基点。
值得一提的是,这是年内LPR第二次出现非对称降息,主要原因是当前面临中长期贷款需求更需提振的情况,“压降长端LPR利率将有效降低居民和企业的融资成本,改善其加杠杆的意愿。”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对记者称。
在明明看来,企业的中长期贷款以及住房按揭贷款均参考5年期LPR报价,而信贷的结构改善需要中长期贷款规模及占比的提升,因此银行应当更多向中长期贷款让利,从而实现稳增长的政策意图。
另一方面,控制短端LPR水平,可以避免企业利用贷款资金空转套利,从而背离金融服务实体的政策初衷。
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王有鑫对第一财经表示,从降息幅度看,此次1年期和5年期LPR利率呈现非对冲降息特点,反映了央行继续实施稳健货币政策的立场,通过合理使用价格和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保持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加大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支持力度。
7月社会融资规模和人民币信贷增速放缓不是由流动性缺乏导致的,主要还是与宏观经济环境变化和市场主体融资需求低迷有关。王有鑫称,因此,对1年期LPR调降5个基点,幅度低于MLF利率下调幅度,可以体现我国维持稳健货币政策立场不变,不希望大水漫灌,对短期物价水平带来压力。同时,由于企业投资和居民房地产等消费意愿不足,对5年期LPR利率实施更大幅度的降息举措,有利于刺激长期信贷需求回升,实现稳增长和稳物价的均衡。
与此同时,此次非对称降息还透露一个信号。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对记者称,此次5年期LPR降幅更大,1年期降幅较小,表明定向支持楼市是当前降息政策的重点,推动房地产尽快企稳回暖成为稳定宏观经济大盘的关键。
随着LPR下调,业内的共识在于,企业和居民贷款利率也将出现新一轮较快下降的趋势,进而带动有效信贷需求回升,以宽信用支持稳增长的政策意图。这意味着继5月稳住宏观经济大盘一揽子政策落地后,新一轮稳增长措施正在加码,重点也由此前打通物流堵点、推动复工复产的供给端发力,转向更大力度的提振消费、投资等宏观经济总需求。
扩大消费需求
为扩大消费、培育新增长点和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相关产业升级、绿色低碳发展,8月18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一是将已两次延期实施、今年底到期的免征新能源汽车购置税政策,再延期实施至明年底,预计新增免税1000亿元。
二是保持新能源汽车消费其他相关支持政策稳定,继续免征车船税和消费税,在上路权限、牌照指标等方面予以支持。
三是建汽车产业发展协调机制,坚持用市场化办法,促进整车企业优胜劣汰和配套产业发展,推动全产业提升竞争力。大力推进充电桩建设,纳入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支持范围。
乘联会表示,汽车消费作为社会消费的重要支柱,在消费中占较大比重,中央针对汽车市场提出了多项措施刺激消费回暖,以提振汽车消费拉动经济内循环。国常会要求进一步释放汽车消费潜力,从活跃二手车市场、支持新能源汽车消费、完善汽车平行进口政策等方面部署系列举措,预计将为今年的汽车及相关消费带来2000亿元的增量。
除了汽车消费,工信部近期密集部署扩大市场需求相关举措。8月17日,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主持召开部分省市工业经济形势分析视频会议,研判三季度工业经济运行形势,促进有关省市持续发力,为稳定工业经济作出更大贡献。会议要求,着力挖掘市场需求潜力,推动重大投资项目尽快形成实物量,引导扩大汽车、家电、绿色建材等大宗商品消费需求。
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表示,近期各地的一次性补贴和救助的发放,有助于保障低收入群体的基本民生、维护社会稳定,同时也可以起到增加收入、提振消费的作用。基建投资、减税降费、政策性金融面临拉动效力弱化的挑战,亟须重构财政发力工具箱,以直达最终消费需求。通过财政手段向民众直接发放补助,无论是支撑疫后重启,还是提高供求匹配效率,都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积极扩大投资
今年以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日益凸显。数据显示,今年1至7月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7.4%,增速连续三个月加快。
为发挥投资对经济恢复的关键性作用,今年以来,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审批明显加快。国家发改委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7月共审批核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65个,总投资10028亿元。
日前召开的经济大省政府主要负责人经济形势座谈会指出,当前地方专项债余额尚未达到债务限额,要依法盘活债务限额空间,并用好已发行的地方专项债和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符合条件项目越多的地方得到的资金要越多。8月18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再次提出,依法盘活地方专项债限额空间。
专家预计,目前全国地方专项债存量额度约为1.5万亿元,资金配套可能向项目储备多、效益好的省份倾斜,主要用于重大基建项目建设,以拉动投资稳经济。
发改委近日召开推进有效投资重要项目协调机制第二次会议,要求抓紧形成精准有效投资,助力巩固经济回升向好趋势。下一步,要着力落实资金投放、项目开工建设、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
此前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通过发行金融债券等筹资3000亿元,用于补充包括新型基础设施在内的重大项目资本金或为专项债项目资本金搭桥。为加快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项目落地实施,国家发展改革委推动建立了推进有效投资重要项目协调机制,强化统筹协调。
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钟正生认为,三季度基建实物工作量将加快形成,由于GDP核算时固定资产投资以实物工作量为基础,基建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有望加强。7月以来出台了多项有利于基建形成实物工作量的部署和安排,8月初以来水泥产需双升、库存下降、价格上涨,或表明当前基建等项目的实物工作量正在加快形成。
(责任编辑:探索)
-
来源:期货日报本报讯记者 韩乐)近期,郑商所和波罗的海交易所信息服务有限公司下称波交所信息公司)签署谅解备忘录,双方将进一步加强交流,探索开展航运衍生品研发和上市等合作。据悉,双方就在中国境内研发巴拿 ...[详细]
-
参考消息网6月27日报道 据今日俄罗斯电视台27日消息,乌克兰国家核监督局发布公告称,该国废除了与俄罗斯在核安全领域签署的多份协议。据悉,被废除的协议包括乌克兰环境保护和核安全部与俄联邦核与辐射安全监 ...[详细]
-
最特别的骁龙8+直角中框旗舰 realme GT2大师探索版7月发
今日消息,realme将于7月份发布年度旗舰GT2大师探索版。和上一代相比,realme GT2大师探索版最大的变化之一是采用了直角金属中框,背部三摄排列与一加Ace相近。realme副总裁徐起表示, ...[详细]
-
中加基金股市周报:美国经济衰退预期增强,A股“风景这边独好”
上周A股走势维持反弹,主要指数均上涨。28个申万一级行业有18个上涨。电气设备+8.01%)、汽车+5.84%)和家用电器+5.52%)居涨幅前三。煤炭-5.98%)、有色金属2.63%)和建筑装饰0 ...[详细]
-
创金合信基金黄弢:市场大概率处于阶段性底部 有底就可以更乐观
作者为创金合信基金权益投研总部执行总监黄弢上周市场延续小幅反弹走势,其中上涨1.14%,上涨0.35%,中证500指数上涨0.86%,下跌0.65%,海外市场上周美股小幅下跌,港股大涨,其中道琼斯工业 ...[详细]
-
证券时报网讯,市场监管总局价监竞争局近日印发通知,部署各地开展煤炭价格监督检查工作。通知要求,以6月—9月为集中检查期,同时注重建立长效监管机制,全年推进,常抓不懈。突出电煤重点,严厉打击哄抬价格、串 ...[详细]
-
来源:价值星球PlanetID:ValuePlanet)凭借双语直播、边直播边传授知识的模式新东方在线旗下的东方甄选直播间最近成为全网最热的话题。新“直播一哥”董宇辉和老“直播一哥”李佳琦只差1岁,但 ...[详细]
-
来源:无冕财经16年前,李书福就建立过一家新能源车企,但如今吉利的销冠宝座正被威胁,市值还落后8000多亿,吉利是怎么输的?作者:施燕芬民营车企王者战役中,王传福赢了李书福一局。7年前,吉利推出首款新 ...[详细]
-
多位美联储官员放“狠话”:“不惜一切代价”抗通胀,但也有人对下调加息幅度松口
多位美联储官员放“狠话”:“不惜一切代价”抗通胀,但也有人对下调加息幅度松口华尔街见闻纽约联储主席威廉姆斯称,需加息至限制性水平后维持一段时间,预计明年不会降息。里士满联储主席提到“不惜一切代价”抗击 ...[详细]
-
G7要筹6000亿美元为发展中国家基建提供融资对抗中国?外交部回应
【环球时报-环球网报道 记者 王盼盼】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27日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提问说,正在开会的七国集团峰会领导人称,他们将筹资6000亿美元,为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融资,以对抗中国的“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