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毛利率逐年走低 麦士德福拟创业板IPO
每经记者 吴泽鹏 每经编辑 魏官红
麦士德福的综合创业板IPO申请在2021年的最后一天获得受理,于2022年1月28日更新为“已问询”状态,毛利3月15日,率逐麦士德福因更新申报材料中止审核。年走
麦士德福的低麦产品主要是热流道系统、精密注塑模具和注塑制品。士德2018~2020年及2021年上半年(以下简称报告期),福拟麦士德福的创业营业收入分别是3.05亿元、3.55亿元、综合4.40亿元以及2.61亿元。毛利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率逐报告期内,年走麦士德福的低麦收入构成正在发生扭转,其热流道系统的士德收入占比逐步下降,注塑制品收入占比由2018年的福拟22.35%上升至2021年上半年的42.89%。此外,2020年及2021年上半年,麦克韦尔和合元科技两家电子烟企业进入麦士德福前五大客户名单,这也意味着,其电子烟行业业务收入也有所增长。值得注意的是,报告期内,麦士德福存在客户与供应商重合的情形;存在向关联方销售产品,关联方再以同一价格销售给客户的情形。
数据来源:记者整理 摄图网图 杨靖制图业务向下游注塑制品扩张
麦士德福的产品分为三大类,即热流道系统、精密注塑模具、注塑制品。该分类虽然听着陌生,但其实距离生活很近,比如伊利、安慕希等牛奶的塑料杯、塑料盖,兰格格的酸奶杯,飞鹤的奶粉盖等,这些塑料制品本身,或是生产这些产品所需要的热流道系统及模具,均有来自麦士德福的供货。
观察报告期内公司营收变化,可以发现麦士德福业务正由热流道系统向下游注塑制品扩张,2018年,热流道系统、精密注塑模具、注塑制品的收入分别是1.55亿元、8156.20万元及6808.28万元,占比分别是50.88%、26.77%以及22.35%;2021年上半年,热流道系统的收入占比下降至37.26%,精密注塑模具的收入占比下降至19.85%,注塑制品收入占比则上升到42.89%。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研究发现,热流道系统市场规模并不大,因此,向下游延伸或是行业企业收入规模增长的重要路径。
麦士德福在招股说明书(申报稿)(以下简称招股书)中计算,2020年度热流道系统国内市场容量约处于24亿~37亿元区间,预计公司所占市场份额为3.85%~5.7%。另外两类产品中,2020年,中国注塑模具市场规模约为1218.60亿元;注塑产业中的高效和标准注塑产业总产值预计更是超过万亿元。
需要说明的是,业绩逐年增长的同时,麦士德福的主营业务综合毛利率分别为39.23%、37.25%、34.81%和31.63%,其中主要原因便是收入占比越来越高的注塑制品业务,在毛利率方面低于热流道、精密注塑模具业务,报告期内,热流道系统的毛利率一度高于50%,而注塑制品的毛利率大多处于20%以内。
电子烟是麦士德福新进入的领域,产品为电子烟塑料零配件,例如塑料烟嘴等,报告期内,公司在该领域实现了较大的业务增长。根据招股书,2018~2020年及2021年上半年,麦士德福电子雾化器领域业务收入分别为134.69万元、1900.24万元、5387.10万元和4137.29万元,占各期主营业务收入比重分别为0.44%、5.39%、12.51%和16.01%。
不过,电子烟行业面临政策风险,有可能给麦士德福的业绩带来影响。例如,麦士德福就表示,2021年上半年业务受到电子烟行业政策监管影响,利润总额较上年同期下滑6.37%。
麦士德福称,2021年3月,《关于修改的决定》的征求意见稿提出“电子烟等新型烟草制品参照本条例中关于卷烟的有关规定执行”;2021年11月,上述《决定》正式发布,电子烟监管政策落地。在这期间,电子烟市场的不确定性使短期内公司的电子雾化器业务收入增速放缓。
同时,麦士德福表示,电子烟监管政策落地虽有利于行业规范化发展,但仍不能排除行业监管政策影响公司相关产品收入和盈利水平面临下滑的风险。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麦士德福的主要电子烟客户进入了年度前五大客户名单,其中,与麦克韦尔的合作始于2018年,至2021年上半年,各期对应收入分别是134.69万元、1526.09万元、3566.57万元及2200.66万元;与合元科技的合作始于2019年,至2021年上半年各期对应的收入分别是371.27万元、1815.85万元、1904.59万元。
面临政策风险,麦士德福对上述电子烟方面的大客户销售业绩能否保持稳定、持续?2022年4月19日,记者就相关问题通过邮件、电话联系了麦士德福,但截至发稿,未能收到回复。
存在客户同为供应商情形
麦克韦尔不仅是麦士德福的大客户,也是麦士德福2020年及2021年上半年的前五大供应商。根据披露,2018~2020年及2021年上半年,麦士德福向麦克韦尔分别采购了21.65万元、259.16万元、972.77万元以及788.97万元,采购内容均为塑胶粒子。
麦士德福称,报告期内部分注塑制品对于塑胶粒子的种类、性能等要求较为严格,为从源头上把握产品质量,部分客户要求公司向其采购塑胶原料,并用于特定注塑制品的生产,该类型客户包括麦克韦尔、合元科技等。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报告期内,这种客户与供应商重叠的情形在麦士德福身上并不少见。例如,鑫华进科技(深圳)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鑫华进)是麦士德福的外协加工企业之一,同时,其外协加工对应的原材料也从麦士德福采购。
根据招股书披露,2018~2020年,麦士德福向鑫华进提供注塑制品生产过程中所需的塑胶原料,鑫华进根据产品加工需求及约定的外协加工计价方式,为麦士德福生产注塑半成品,并收取相应的外协加工服务费。
不过,报告期内,麦士德福对二者之间的合作方式有过调整。麦士德福表示,2021年起,为满足公司原材料的管理需求,更好地明确管理责任,与鑫华进的合作模式由委托加工转变为独立购销,即公司将生产所需的塑胶原料销售给鑫华进,并同时向其下达采购订单;鑫华进按照产品需求进行加工生产后,将产品销售给公司。
“上述销售和采购交易价格均由双方协商确定且与市场价格基本一致,采购和销售业务相对独立。”招股书中,麦士德福如是解释。
深圳市易尔科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易尔科)是麦士德福的关联方之一,该企业是麦士德福实控人张丽萍妹夫周卫国控制的公司,这家公司同为麦士德福的供应商及客户。
根据披露,麦士德福向易尔科的采购内容包括产品及外协加工,2018~2020年及2021年上半年,采购金额分别是28.09万元、58.31万元、352.98万元以及351.14万元。同时,麦士德福还向易尔科销售热流道及精密注塑模具,2020年销售金额为108.81万元;2021年上半年销售金额为16.02万元。
不过,在上述销售业绩中,易尔科实际只是不赚差价的“中间商”。
麦士德福称:“公司向易尔科销售热流道及精密注塑模具,主要系部分客户内部要求采购热流道及精密注塑模具时,内部各成员单位在确定供应商时不能重叠,因此部分客户内部成员单位存在向易尔科采购情形,易尔科以同一采购价格向公司采购产品后平价销售给该类客户。”
此外,同为麦士德福客户与供应商,且年度交易额超过10万元的还有、东莞平强注塑模具有限公司、伊利等企业。
(责任编辑:探索)
-
小区投个充电桩,每月就能赚几千?千亿充电桩生意背后的盈利焦虑
新能源汽车销量火爆,充电问题随之而来。英大证券研报显示,2021年估算中国新能源汽车充电电费市场规模约141.3亿元,服务费市场规模高达17亿-34亿元。假设电价不发生巨大变化,到2025年市场规模将 ...[详细]
-
互联网的风,总是一阵阵的。2022年,这阵风吹“火”了数字藏品。这个漂洋过海而来的“舶来品”,自2021年进入国内市场后热度不减,成为投机人眼中最新的“财富密码”。数字交易平台也如雨后春笋,以令市场咋 ...[详细]
-
汇率大幅波动时,如果公司判断汇率方向和套保合约不一致,会造成汇兑损失。对此,刘丰收介绍,套期保值通常难以实现“完美套期”,即套期保值工具的价值变化通常无法完全抵消标的资产价值变化。未能抵消的部分通常源 ...[详细]
-
20000亿后如何发展壮大产业集群?地区生产总值跨越2万亿后,成都瞄准了3万亿的目标。站在新的起点上,成都如何继续跑出加速度?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引擎”,工业稳则经济稳。在地区生产总值跨越2万亿台阶的 ...[详细]
-
来源:期货日报近期,油脂板块整体出现回落,油、豆油、菜油期货都有不同程度的下跌。文华商品油脂板块指数自11月7日从222.63点一路走低,截至11月23日收盘报于208.01点,跌幅近7%。“近日油脂 ...[详细]
-
阿里Q3财报:菜鸟外部收入同比增长27%,国际快递、仓配供应链能力显著增强
2月23日,阿里巴巴集团发布2023财年三季报,抵消跨分部交易后,菜鸟单季营收同比增长27%,达到165.53亿元,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本季度,菜鸟显著增强了国际快递、仓配供应链、物流末端等核心能力, ...[详细]
-
来源:经济日报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新发展格局以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基础”,要“顺应产业发展大势,推动短板产业补链、优势产业延链,传统产业升链、新兴产业建链,增强产业发 ...[详细]
-
北京地区已开立个人养老金账户约190万户!5款商业养老金试点产品辖内销售
2月23日消息,北京保险行业协会今日下午通过线上方式举办了“北京地区养老金融服务专题发布会”,北京银保监局相关领导介绍了辖区内养老保险工作开展情况及后续安排。据介绍,截至目前,北京地区开立个人养老金账 ...[详细]
-
11月23日,多位消费者向正观新闻记者反映,自己在星巴克抖音官方账号上成功抢购到0.01元星巴克馥芮白大杯双倍券,但随后却收到短信通知,提示发券失败,系统也显示已自动退款。对此,消费者们集体“炸锅”, ...[详细]
-
餐饮股午后普涨,截至发稿,00520)上涨3.48%,报8.63港元,成交额9572.51万港元。此前,大和发表研究报告指,由于呷哺呷哺的同店销售SSS)稳健复苏趋势和资产组合有改善,料将迎来市场对其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