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 > 心血管病领域新添指南与共识

心血管病领域新添指南与共识

2025-07-06 00:34:44 [热点] 来源:胁肩累足网

来源:经济日报

近日,心血新添《中国冠状动脉左主干分叉病变介入治疗指南》和《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微循环保护策略专家共识》先后在《中华心血管病杂志》发表。管病共识

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是领域指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左主干内径狭窄程度超过50%的病变。这类情况占总冠状动脉病变的指南2.5%~10%,且80%合并左主干分叉病变。心血新添左主干为大约75%的管病共识左心室心肌供血,因此,领域未治疗的指南左主干病变预后较差,不规范的心血新添介入治疗将给患者带来非常不利的临床结局。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心血管临床研究学组、管病共识冠状动脉腔内影像及生理学学组和介入心脏病学组的领域相关专家联合撰写了《中国冠状动脉左主干分叉病变介入治疗指南》,旨在进一步规范左主干分叉病变介入治疗,指南提高我国左主干分叉病变介入治疗整体水平。心血新添

该指南核心组专家、管病共识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副院长陈绍良教授介绍,领域该指南从左主干分叉病变的解剖学特点及危险评分系统,到左主干分叉病变血运重建策略选择、介入治疗术后双联抗血小板策略、术后随访及长期管理等各方面,对左主干分叉病变的介入治疗进行规范和指导。

“在左主干分叉病变和整体分叉病变领域,国内同行依然在努力,两个大型RCT(随机对照)研究还在进行当中,围绕术后抗凝的治疗方案也有相关研究在同步进行。”陈绍良教授表示,这些研究都将提供更多来自中国实践的证据,在国际上发出“中国声音”。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的首选再灌注策略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在开通梗死相关动脉(IRA)时,有5%~50%的患者会出现慢血流或无复流等冠状动脉微循环功能障碍(CMD),加重心肌损伤,增加心力衰竭的发生率和患者死亡率。

目前,国内外虽有指南或共识提到STEMI患者PCI术后的慢血流、无复流现象,但未针对该类患者给出防治CMD的具体措施。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临床研究学组、介入心脏病学组,以及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学组的相关专家,经过反复讨论制定了《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微循环保护策略专家共识》。

核心专家组成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曹丰教授介绍,近年来,随着冠状动脉功能学及影像评估技术的进步,CMD的临床诊治措施不断丰富。本次发布的共识,依据近年来临床研究、国内外相关指南、共识及建议,从实用性的角度出发,对急诊PCI相关CMD的诊断及防治策略给出具体建议,以期改善我国STEMI患者的预后。

共识建议,防治CMD应从三方面入手进行围手术期干预,包括药物防治策略、非药物防治策略,以及优化手术流程策略。同时,对介入手术中如何避免和减少CMD发生,共识也给出了详细的指导。

“希望共识能够对并发症的降低和临床预后的改善提供帮助,提高临床救治能力。”曹丰教授说。(经济日报记者 吴佳佳)

(责任编辑:知识)

推荐文章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