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净零碳城市发展报告:深圳指数总排名第一,步入经济发展与碳排放脱钩阶段
21世纪经济研究院碳中和课题组王帆 近日,中国展报圳指展碳南财城市通、净零济发阶段21世纪经济研究院碳中和课题组发布《中国净零碳城市发展报告(2022)》(以下简称“报告”)。碳城脱钩
《报告》综合考虑了城市的市发数总战略定位、发展水平、告深碳排放信息披露等多方面因素,排名排放选取了30个城市作为样本,第步构建了净零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入经从多个维度对30个样本城市的中国展报圳指展碳净零碳发展水平进行评价。
30个样本城市分别为上海、净零济发阶段北京、碳城脱钩深圳、市发数总广州、告深重庆、排名排放苏州、第步杭州、武汉、南京、天津、宁波、青岛、无锡、长沙、佛山、泉州、济南、南通、西安、福州、东莞、徐州、唐山、大连、温州、昆明、长春、沈阳、厦门和扬州。
在30个城市净零碳发展水平总排行中,深圳以较大优势高居榜首。
《报告》指出,在30个城市的净零碳发展水平总排名中,深圳低碳排放强度和高发展质量等优势明显。作为第一批低碳试点城市,深圳的低碳发展有颇多亮点,在单位GDP碳排放总量、单位GDP能耗、人均能源消费量等指标都是第一名,这些都是净零碳城市的核心指标,显示出利用效率、产业绿色转型质量较高。
“空间小市”的大能量
《报告》设置了4个二级指标,分别为碳排放指数、能源结构指数、能源消费指数以及发展质量指数。其中,在“发展质量指数”这个二级指标中,深圳在30个城市中位列第一,其他二级指标基本位列前茅。
发展质量涉及经济发展质量、绿色发展质量等方面。其中,经济发展质量主要衡量城市经济总量、发展速度、人民生活水平、城镇化水平等,绿色发展质量主要衡量城市空气质量、绿化覆盖率、固废处理水平以及城市碳汇水平等。
深圳作为中国经济总量第三城,2021年人均GDP已经超过了17万元,单位面积GDP更是在各城市中遥遥领先,同时是唯一一个城镇化率达到100%的城市,经济发展质量和城镇化率为其低碳发展增色不少。
深圳的经济发展同时也是绿色的发展,在绿色发展质量指标中,深圳同样有着不错的表现。譬如,2020年全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高达97%,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超过了43%,均属于较高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报告》将城市碳汇指标单独列出,这是因为在传统的减排手段之外,发展城市碳汇是迈向净零碳城市的另一个重要路径。目前它所发挥的作用还比较小,而且中国不同城市资源禀赋、地理位置、气候条件、面积大小、城镇化率等差异较大,城市碳汇作为一种重要的补充手段,未来发挥的作用将更大。我国承诺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但人为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难以完全减除,需要用碳吸收的手段对排放量进行中和,生态系统碳汇就是目前核算方法和实施技术最成熟的碳吸收途径。
为对比各城市“十三五”时期的总体碳汇能力,《报告》对各城市每年的单位面积碳汇量求和,得到“十三五”期间各城市的单位面积总碳汇能力。在30个样本城市中,深圳的单位面积碳汇量位列第六名。
这一成绩的取得殊为不易。深圳是典型的“三大三小”,即经济大市、产业大市、人口大市,同时也是空间小市、资源小市、环境容量小市,面积仅不足2000平方公里(不含深汕特别合作区),但深圳坚持生态立市,在全国率先提出基本生态控制线概念,并在国土开发空间极度紧张的情况下,将市域面积近50%纳入控制保护范围,布设生态资源保护安全网。
经济发展与碳排放呈脱钩趋势
净零碳城市发展的核心,是寻找经济与低碳的共赢路径,而最直接的一个评价标准就是看城市的单位GDP碳排放量水平,即碳排放强度。在单位GDP碳排放量这个指标中,深圳取得了第一名的成绩。
2010年深圳被纳入第一批国家低碳试点城市,此后深圳在政策、资金和资源方面加大投入力度,并取得了很大成效。
按照2020年的碳排放强度,深圳已经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在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的过程中,深圳的经济发展水平持续走高。深圳的超低碳排放强度是其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等不断优化的结果,既从源头治理,也从末端采取措施。
2021年,深圳GDP突破3万亿元大关。按照三次产业结构来划分,2021年深圳第二产业占比仍为37%,规上工业总产值首次突破4万亿元,位居全国城市第一。尽管工业仍然占据了较高比重,但得益于持续的产业转型动作,深圳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已经接近40%,高新技术产业已经是四大支柱产业贡献最大的领域。
在优化能源结构方面,深圳已经彻底淘汰了民用散煤和普通工商业用煤,市域内仅有一座燃煤电厂,核电、气电等清洁电源装机容量占全市总装机容量超过了3/4。
《报告》显示,深圳2020年的发电量在30城中排名第三,但其发电侧碳排放量却非常低,单位发电量碳排放也处于样本城市最低水平,这正是得益于发电结构的优化。
在产业和能源结构优化之外,深圳在新能源汽车推广方面的表现尤其可圈可点。2009年,深圳市开始纯电动汽车的推广工作;到2010年,逐步推出纯电动巡游出租车;2015年,推行纯电动物流车;2017年,深圳实现公交电动化,是全球纯电动公交车规模最大、应用最广的城市;2018年,巡游出租车实现全面电动化,深圳市成为国内唯一实现巡游出租车纯电动化的城市,也是全球运营纯电动巡游车数量最大的城市;2020年,深圳市实现网约车、环卫车全面纯电动化。截至2020年底,深圳市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48万辆,占全市机动车保有量约14%——深圳已经连续六年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注册登记数量最多的城市,也是全汽车普及率最快最高的城市。
《报告》还显示,近年来,深圳经济体量不断扩大,但碳排放指数则呈波动下降趋势,经济发展与碳排放已经呈现出脱钩趋势。
单位GDP能耗指数最低
在能源消费指数这个二级指标中,深圳取得了第二名的成绩。
能源消费是指生产和生活所消耗的能源,主要衡量地区经济发展程度、工业化进程等。城市能源消费指数重点关注城市能耗、电耗在数量与结构方面的差异。经济发展的同时伴随能源消费的增长,能源消费在支撑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污染与破坏。在新冠疫情冲击下,如何协调经济增长、能源消费和碳排放之间的关系,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其中,在能源消费指数下设的三级指标中,深圳的单位GDP能耗指数最低。单位GDP能耗,即能耗强度,主要用于比较不同地区的能源综合利用效率,体现了地区能源利用的经济效益,以能耗约束倒逼产业结构转型和发展动能转换。
2020年,深圳单位GDP能耗降至0.17吨标准煤/万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3,在“十三五”期间下降了19.3%,在国际上已经与发达国家水平相当,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
在能源消费中,电力消费往往备受关注。随着电能在终端能源消费比重的不断提升,节约用电在节能工作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单位GDP电耗,即电耗强度,是反映电力消费水平和节能降耗状况的主要指标,可以衡量地区经济活动中对电力能源的利用效率。
在《报告》的30个样本城市中,北京的电耗强度最低,深圳的表现位居第三。
21世纪经济研究院碳中和课题组认为,在“双碳”目标下,未来城市的经济增长将不可避免地受到能源使用、碳排放等约束。即使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型,但在减排压力以及电力供应紧张等情况下,最容易受到波及的便是高能耗行业。
在限电等影响因素下,电力供应的可靠性或将成为未来城市招商引资的一个重要竞争因素。当一个城市的单位GDP能耗、电耗越低,则代表着能效越高,产业结构越先进,受能源、碳排放约束的可能性也越小,在绿色低碳的转型趋势下,城市的未来发展将有着更大的潜力。
另外,从《报告》呈现的情况来看,深圳在迈向净零碳城市的过程中,仍然有进一步改进的空间,包括进一步控制煤炭消费,提高清洁能源发电装机容量,提升光伏、海上风电应用规模,从而提升可再生能源占能源消费的比重;进一步推进固体废弃物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理;进一步强化工业降碳减排,推进工业节能提效和制造业优化升级,推进绿色数据中心建设,尤其是发挥科技创新的力量,鼓励新技术的使用,大力推进低排放示范工程建设,并促进低碳示范、试点项目的推广。
(责任编辑:娱乐)
-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
-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 于梦儿)3月28日,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官网显示,Bally关联公司巴丽上海)商业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因以次充好被北京市朝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罚款4.1万余元,行政处罚决定书文号 ...[详细]
-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
-
作者:Fyuan编者注:彭博一篮子37只Meme股票已经从3月的底部飙升了46%,其中AMC昨日午盘成交量达到2.1亿股,这波行情还能疯多久?散户抱团股正在卷土重来,、AMC、、Robinhood和金 ...[详细]
-
转自:证券时报·e公司e公司讯,据交易商协会消息,11月23日,中债增进公司在民企债券融资支持工具“第二支箭”)政策框架下,出具对龙湖集团、美的置业、金辉集团三家民营房企发债信用增进函,拟首批分别支持 ...[详细]
-
魅蓝lifeme 65W GaN充电器发布 重103g 到手价109元
三月份即将过去,厂商们集中发布了不少新款产品。但是直到目前,魅族最新旗舰产品魅族19系列仍然没有要出现的迹象。不过,手机中国注意到,虽然手机暂时不会与我们见面,但是魅族的各项业务仍然在稳步推进中。魅族 ...[详细]
-
3月31日,南京全市符合条件的初中三年级、职教高考年级师生员工将返校复学。该市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工作指挥部学校防控组的通告称,其他学段、年级返校复学安排将根据防控形势,报经指挥部批准后提前公布。16 ...[详细]
-
不久前,作家何建明从北京出差到上海,因疫情滞留上海十余日。曾写过《浦东史诗》《上海表情》《革命者》等上海题材的书籍,也曾采访过浦东开发开放的建设者、上海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何建明身处疫情中心,以局外人 ...[详细]
-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立足新的发展阶段,新时代赋予“人民金融”更为丰富的内涵,也赋予金融机构更加深刻的责任。随着长寿时代的到来,银行业作为科技化、智能化运用最广泛、最成熟的领域之一,提升适老化金融服务既 ...[详细]
-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