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口61年来首次负增长,意味着什么?
中国总人口数将进入负增长的中国增长下行通道,但人口负增长并不必然导致经济衰退,人口另一大挑战在于老龄少子化的年首结构问题
文 | 《财经》记者 姚佳莹 张明丽
编辑 | 朱弢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中国总人口数已达峰值,次负并稍有下降。意味
在1月17日的中国增长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局长康义表示,人口2022年末全国人口141175万人,年首比2021年末减少85万人。次负
其中,意味全年出生人口956万人,中国增长人口出生率为6.77‰;死亡人口1041万人,人口人口死亡率为7.37‰;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60‰。年首
全国人口的次负统计中,包括31个省、意味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不包括居住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
这是中国自1949年以来(除1961年),首次出现人口负增长,背后是出生人口的大幅下跌,2022年,全国出生人口较2021年减少了106万人。
人口下降的趋势早有显现。2021年末全国人口141260万人,比2020年末增加48万人,相较于2020年全国人口净增204万人,降幅明显。
从人口自然增长率来看,据统计数据,2017年至2021年这五年的数据分别为5.58‰、3.78‰、3.32‰、1.45‰、0.34‰,在2021年首次跌破1‰。
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宋健表示:“2022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已为负数,尽管在人口学上,这一数值仍然处于零增长区间,但由正转负的划时代意义是,中国人口未来将进入负增长的下行通道。”
据联合国发布的《2022年世界人口展望》,中国的生育率为1.175%,排名世界倒数第五。据联合国预测,在今年4月中旬,印度人口将超过中国,成为世界人口第一大国。尽管中印两国即将换位,但目前中国的总人口规模仍在世界处于领先位置,远超排名第三的美国。
宋健向《财经》记者表示,人口负增长并不必然导致经济的衰退。“中国目前的劳动力规模将近9亿,这一规模单列也能在世界排第三。当下广东等地区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正在进行技术转型,对劳动力数量的要求在下降,更着重劳动力质量。”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蔡昉此前在2022搜狐财经峰会上表示,随着总人口开始负增长,劳动年龄人口的负增长相对会加快,这也就意味着过去人们所知的劳动年龄人口负增长对中国经济的冲击,在今后会加剧。
蔡昉同时表示,人口负增长的趋势无法逆转,但可以改变行为,改变预期。他以消费举例,对于相对收入较低的群体来说,消费倾向一定是比较高的,而非常富裕的群体增加了收入也没有更多的消费意愿,消费倾向较低。他据此得出结论,改善收入分配,可以改善总体的消费格局,可以扩大消费需求。因此,今后的一个重大挑战在于消费侧。而“共同富裕”“国内大循环”,就意味着要把庞大的人口规模变成中等收入群体的大规模,变成庞大的超级大市场。
蔡还建议,通过加大很多领域的改革力度,从而带来改革红利,以提高潜在增长率。
此外,人口负增长带来的另一大挑战在于中国老龄少子化的人口结构问题。
据康义介绍,从年龄构成看,2022年末,16岁-59岁的劳动年龄人口87556万人,占全国人口的比重为62.0%;60岁及以上人口28004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9.8%,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20978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4.9%。
相较2021年,60岁以上老年人口比重逐年增加。2021年末,全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有26736万人,占总人口的18.9%;全国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20056万人,占总人口的14.2%。
宋健表示,应统筹解决“一老一小”的问题。提高生育率,为想生不能生、想生不敢生的家庭尽量创造条件,满足其生育需求。
2021年三胎政策全面放开,但收效甚微。一位不愿具名的专家表示,制约三孩政策效果的主要因素包括:一是居民生育意愿变化,随着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女性经济活动参与度提高,本身生育意愿降低;二是生育环境有待优化,教育、住房、医疗等各种费用支出较大,也不利于提高居民生育意愿;三是目前对于生育政策的鼓励措施力度还有待提升。
这位专家建议,面对人口数量压力,主要从鼓励生育入手,理顺现行人口生育鼓励措施,目前一方面对独生子女有优待,另一方面又引导鼓励多生育,本身政策存在矛盾。未来可以根据是否处于生育年龄等指标,取消独生子女优待政策,对于生育二孩特别是三孩的采用政策累进的方式加大鼓励支持力度。同时,在人口质量方面多做工作,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增强人口素质。
“一老”则应区分年龄段,精准施策。宋健表示,对60岁-69岁相对健康的老年人,比如实施弹性的退休制度,如果有强烈的工作意愿,又具备良好的工作能力和健康状况,应允许在岗位上继续任职。对于高龄老人,尤其是丧失自理能力的老人,应关注其晚年保障,包括养老环境的适老化改造等。
(责任编辑:时尚)
- ·国家发改委:明起国内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降低175元和165元
- ·浦东一小区大量投放消毒片,致居民身体不适?官方通报情况并致歉→
- ·首富们的钱,最近咔咔掉
- ·首家、首架、首飞……距离乘坐国产大飞机的日子还有多远?
- ·行业风向标:新能源车出口增速创历史新高,年末或有翘尾行情
- ·广东东莞发布楼市新政 多孩家庭可多购一套房
- ·从沪农商行首份年报看:稳健增长的头部农商银行投资潜力被看好
- ·两部门:首套个人住房贷款利率调整不低于相应期限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减20个基点
- ·易纲:最近我们扩大了支持民企发债的“第二支箭” 为民企发债提供风险分担
- ·业务退潮,保代出走?中天国富、光大证券、招商证券、平安证券成保代流失“重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