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净值化环境下的风险必修课
◎记者 黄淑慧 11月以来,评论债券市场大幅波动,净值境下导致纯债基金、化环同业存单基金和银行理财产品的险必修课净值大面积回撤,这再次给投资者上了一堂风险教育课。评论 虽然与权益市场相比,净值境下固收类产品的化环回撤绝对数值并不大,但是险必修课这类产品的投资者风险偏好较低,对回撤相对敏感,评论因此匆忙赎回所投产品的净值境下现象并不少见。 对此,化环债券研究团队直言,险必修课这一轮债市“巨震”和过往有两点不同:其一,评论理财全面净值化考核与理财产品持有人刚兑预期之间存在矛盾,净值境下即产品一旦出现连续回撤,化环理财产品负债端不稳的属性会被动强化。其二,委托人负债端压力浮现,会加剧管理人抛售压力。 长期以来,在相当一部分投资者的理解中,纯债基金、同业存单基金以及银行低风险等级理财产品意味着“稳稳的幸福”。当这一“思想钢印”被打破,银行理财产品可能“破净”,债基收益可能“一周回到半年前”,给一些低风险偏好的投资者造成了较大心理冲击。 尽管随着资管新规的实施,关于产品净值化转型、投资者自负盈亏的理念已经在市场被反复传递,但是每逢低风险产品遭遇剧烈调整,仍能引发部分投资者产生困惑情绪。这波债市调整中,在一些理财社区,就有大量相关的吐槽声音。 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一波债市急跌可以让更多投资者真切地感受到,任何投资都有风险。正如霍华德·马克斯所言:“普遍相信没有风险是最大的风险,无忧无虑的投资者自身就是自己最大的敌人。” 实际上,无论是这波调整,还是今年3月曾出现的固收类产品净值回撤,都在清晰地传递一个常识:无论是银行理财产品还是固定收益类基金都存在波动和亏损的风险,“稳健”不等于“每天上涨”或者“不会下跌”,更不意味着保本保收益。 投资的核心在于正确地承担风险。在这次债市调整中,多家资管机构陆续发表投资者教育文章。比如,华泰柏瑞基金就提示,投资者在作出投资决策之前,必须充分了解产品潜在的风险与收益,判断其与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是否匹配。当下与其预测下一步行情会何去何从,不如对如何应对波动多一些思考:一是以长期思维淡化短期波动,着眼于中长期回报能够让债基投资更加从容;二是以资产配置的心态做投资,持有合理的预期。 与此同时,这波债市调整也让诸多机构意识到,净值化环境下营销推广和投资者教育工作仍然存在可以改进的空间。以年中热销的同业存单基金为例,其一度被当作“货币替代”和“现金管理”来营销。后来监管部门对同业存单基金的宣传推介口径进行了规范,要求不能片面强调“类货币”“货币替代”等,不得在宣介材料中片面强调该类基金的稳健性,片面强调“低风险”“较低风险”等属性。 波动是一面镜子,既能让投资者更好地识别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并找到合适的产品,也能让资产管理和财富管理机构意识到自身工作的不足。从某种意义上来看,这是净值化环境下我们终将面对的风险必修课。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地中海水温升高加速外来物种繁殖
- 国庆档结束以来,全国电影单周票房、观影人次数据止跌回升
- 泽连斯基向G20与会者发表讲话,提议与俄“全员换俘”
- 乐天免税店时隔683天在海外开分店,落户越南岘港
- 土耳其称“爪剑”行动已消灭184名“恐怖分子”
- 巴基斯坦瓜达尔港抗议活动针对中方和中巴经济走廊?外交部回应:有关报道不属实
- 两市放量强势上涨 半导体行业获44亿主力资金青睐!
- 马斯克“代言”的脑机接口赛道,正在变拥挤
- 2022年金融街论坛聚焦“新市民”:精准把握金融需求 促进共同富裕
- 快讯:伦镍日内大涨6.00% 现报30532.00美元/吨
- 机构发布三季度灵活就业报告:49%的灵活就业者愿参加个人养老金,4成异地工作者想就地落户
- 山东泰安发生银行抢劫案,目击者:嫌疑人劫持了办理业务的市民,狙击手到场仍没有投降
- 野村:维持京东健康买入评级 目标价升至84港元
- 环球数码创意11月15日斥资29.52万港元回购410万股
- 广州第四批集中供地:6宗宅地起始总价244亿元,天河一地块超95亿元
- 收评:大盘震荡上行指数大幅收涨 两市仅600股下跌
- 康芝药业:已启动委托子公司生产热炎宁颗粒相关准备工作
- 11月16日听银华基金王帅、华夏基金鲁亚运等大咖说:数字新基建迎来高成长 聊港股和疫苗
- 中炬高新控股股东或易主,调味品业务双百目标能否实现?
- 直击股东大会 | 中船科技:疫情影响重组进展 风电资产注入将增厚明年利润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