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精准施策帮扶困难群众 完善救助制度 提升救助速度
天津精准施策帮扶困难群众——完善救助制度 提升救助速度(保障好困难群众基本生活⑤)
核心阅读
天津兜住兜牢基本民生保障底线,天津提升提升救助速度,精准救助救助帮低保户解决生活困难,施策速度为滞留人员提供临时救助,帮扶减免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医疗费用。困难实施一系列举措,群众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困难群众的完善影响。
弯腰、制度搬起、天津提升上肩,精准救助救助周佳新稳稳扛起物资,施策速度动作十分熟练。帮扶退伍转业后,困难这是群众他在天津市津南区民政局社会救助科工作的第三年。
“先走访低保户,完善再去医院探望体检就诊的特困老人。”周佳新说话不耽误干活,“上午正好有慈善组织要入户做评估,咱俩跟着一起过去。”
动态关注,及时精准救助
上午9点,记者跟着周佳新一行人来到位于丰达园社区的韩女士家。敲开门,客厅里的落地扇呼呼转动,茶几玻璃下压着几张新近的医疗票据。
“最近怎么样?做完手术后有排异吗?”周佳新向韩女士问起她女儿的近况。
从聊天中得知,韩女士的女儿因再生障碍性贫血做了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术。韩女士辞职在家照顾孩子,每个月1万多元的医药费,给家里带来不小的经济负担。
民政局了解情况后,帮韩女士先后申领了低保金和临时救助资金。“还有一个专项救助金,下半年10月份申领发放,可以给您再减轻一部分负担。”周佳新介绍,这项补贴是津南区民政局设置的一项社会救助专项资金,符合政策要求的最高可以领到5万元。
“我们大家一起努力,共同帮您渡过这个难关。”同行的慈善组织工作人员说,他们会根据实际情况提供物资、资金帮扶和心理疏导。
离开丰达园,又来到新业里社区曹女士家。曹女士的孩子今年4岁,耳道内长了恶性肿瘤,已经化疗两年多。曹女士的父亲,去年也查出患癌。一家两个重病患者,让曹女士心焦。“最担心的是遇到疫情,没法出门买药。”
今年1月初,津南区突发本土聚集性疫情。“快递没法送,我们一时间不知该怎么办。”曹女士看到楼下的社区工作人员,想起之前留过网格员李志环的联系方式,于是主动联系。李志环了解情况后,立刻联系其他区的朋友帮忙买药并开车送到附近,在马路边交接后再接力送到曹女士家里。
“这是救命之恩啊,从心底里感谢她的无私帮助。”曹女士激动地说。
“以后遇到这种紧急事情,除了找网格员,也可以在津南区社会救助综合服务信息平台上留言,工作人员看到后会联系志愿者帮您。”周佳新拿出手机讲解,“救助申请”一栏中,分为“申请疫情救助”和“申请社会保障”。“申请疫情救助”中就包括药品急需、食品需求、特病医疗等类目。
津南区2021年底推出社会救助综合服务信息平台,大大提高了社会救助效率。“最近我们入户探访还有一项工作就是推广这个平台,告诉大家遇到困难可以通过这个渠道求助。”周佳新说。
减免费用,守护群众健康
了解几家低保户情况后,下午2点,周佳新来到医院探望正在体检就诊的老人。
此前津南区民政局联合区内的大德中医医院走访45户居民,为分散供养特困人员送去生活物资,开展义诊筛查,发现患病人员,及时送至医院检查、治疗。
“初步筛查结果以老年人常见慢性病为主,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大德中医医院副院长孔珉德介绍,如果特困老人在医院治疗,医院负责老人出行接送。对于医保报销、民政救助范围以外的自费部分,医院再给予减免,让困难老人不用为看病担忧。
周佳新走到一楼候诊区域,座椅上一位阿姨来搭话,“你是民政局的吧,还记得我吗?”
“张阿姨我当然记得您,我去过您家四五趟,您家房子我还找人整修过。”周佳新说,“您如果有去区里养老院住的需要,随时打电话告诉我们。”
“我身体还行,房前屋后能种点东西,还不用去养老院。”78岁的张云凤老人笑着说。
“那就好,如果有事,您就给我们打电话。”周佳新说。
老人的健康状况是开展救助帮扶的重要参考信息。周佳新说,津南区民政局已为分散特困供养人员建立健康档案,统一存于大数据平台,为日常差异化、智慧化救助提供信息依据,还可以在发生紧急情况时,快速了解老人情况,提供判断支撑。
如突发疾病就医,分散特困供养人员医疗费又该怎么支付?
《津南区特困供养人员医疗救助工作实施意见》明确,分散供养特困人员门诊、住院个人负担部分医药费一般按80%比例予以救助,集中供养特困人员个人负担部分医药费予以全额救助。
对于急难型临时救助,津南区民政局与医院、120急救中心合作开通绿色通道和急救通道。街、镇政府协调的特殊困难群众可以先救治后结算,目前绿色通道已为30余名困难群众解决了急难临时就医问题。同时,为解决急难型临时救助资金不能及时到位的问题,津南区民政局建立公益性资金,对符合临时救助条件的民政在保对象,以其家属的名义先行垫付两万元以内的医疗治疗费用,实现先救治后结算。
应救尽救,帮扶滞留人员
2020年疫情发生,部分外来务工人员、货车司机临时滞留遇困,天津市民政局第一时间发布通告,公布各区民政局社会救助的联系人、联系方式和救助标准。对于生活出现严重困难的流动人口,无需提供居住证,由急难发生地街道(乡镇)或区民政部门采取一事一议方式给予临时救助。
“他们最需要的是帮忙解决就餐和住宿难题。”周佳新说。今年1月8日,津南区发生疫情并划定封管控区后,区民政局办公室求助电话不断。从第一天开始,工作人员每天24小时守在电话旁边,轮休人员都住在办公室。
“接到电话以后怎么帮忙呢?”
“我带你参观一下。”周佳新带着记者来到社会救助综合服务信息平台和救助管理站。
辖区内人员求助时,社会救助综合服务信息平台的电脑会自动显示对方的居住地址和所在社区或村的网格员、民政专干,工作人员可以第一时间联系人员过去送菜、送药。
辖区外人员求助,主要以外来务工临时遇困人员、因疫情滞留的货车司机为主。区民政局工作人员会根据滞留人员实际需求,安排志愿者帮忙解决问题。周佳新介绍,救助管理站在疫情期间发挥了很大作用,不仅为滞留人员解决了住宿问题,同时设置了免费理发区、休闲活动区等区域,还有专人打扫,保证环境整洁卫生。
“看看我汇总的这些数据。”周佳新递给记者一本工作日志:疫情期间,津南区民政热线共接听各类求助电话450余个,网络平台求助300余个,为7名临时遇困的网约车司机、大货车司机发放保暖物资和食品……对困难群众应救尽救。
功夫在背后。社会救助工作既要用心用情,也要靠制度机制保障。
近几年,天津推动建立了全市低收入人口信息与监测平台,完成了低收入人口数据上传;印发《关于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的措施》,修订低保、特困人员的认定办法;开展社会救助确认权限下放街道(乡镇)改革试点工作,全市16个区实现了街道(乡镇)全部下放,去年全市新审批社会救助对象1.6万人,临时救助6.76万人。
前段时间,天津印发了《关于健全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的若干措施》,旨在进一步减轻困难群众和大病患者医疗费用负担,有效防范因病致贫返贫。
“政策有温度,我们要进一步提升救助速度和力度,让困难群众早受益早脱困。”天津市民政局副局长刘丽红说,天津将通过精准施策形成以基本生活救助、专项社会救助、急难社会救助为主体,社会力量参与为补充的覆盖全面、分层分类、综合高效的社会救助格局。
(责任编辑:时尚)
-
来源:北京商报11月20日,北京商报记者获悉,The Laundress官方发布通知称,The Laundress品牌已经确定在其部分产品中可能存在微生物污染的情况,将会带来安全隐患,并表示会告知消费 ...[详细]
-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
-
曾对赌A股上市,铁拓机械冲刺直接挂牌创新层!申报队伍扩大,多家企业盈利规模超4000万
来源:北证资讯就在基础层企业谋求今年“升入”创新层时,多家企业正在冲刺挂牌新三板的同时进入创新层,一些企业年度盈利规模超过4000万元,达到北交所上市的财务条件。从即将直接挂牌创新层的企业的申报时间来 ...[详细]
-
2021年以来,粮食价格整体保持在高位,农民种粮收益提高。5月16日,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在发布会上介绍,今年以来,在各方努力下,我国粮食生产总体情况趋于改善,粮食供给保 ...[详细]
-
参考消息网9月1日报道 在刚刚结束的8月,欧洲媒体几乎每天都少不了能源危机的话题:能源短缺、天然气价格飙升、家庭电费屡创新高……其实,近年来,不时遭遇的能源危机对欧洲各国来说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去年8月 ...[详细]
-
财联社5月16日讯编辑 潇湘)不少美国议员和珠宝行业人士表示,尽管受到制裁,但俄罗斯的黄金和钻石仍可以在美国销售,除非美国企业和政府进一步加强控制。从理论上讲,美国和欧洲的制裁已经禁止了从俄罗斯出售的 ...[详细]
-
美联储最鹰派官员对75基点避而不谈 称加息50基点是一个不错的计划
圣路易斯联邦储备银行行长James Bullard表示,他支持美联储在未来几次会议上加息50个基点的计划,认为这将有助于降低处于近四十年高位的通胀率。Bullard周二在能源基础设施委员会的一次活动上 ...[详细]
-
“Skin Care EXPERT”2款化妆品未经注册或者备案被责令停止经营
中国网财经5月16日讯 5月12日,国家药监局发布通告2022年第24号)称,近日,针对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监督检查发现的问题,国家药监局责成广东省和重庆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对标示名称为“Skin Car ...[详细]
-
e公司讯,11月21日,与有研科技集团在京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中国中车党委书记、董事长孙永才表示,双方未来要在更广阔的空间采用更多的方式开展合作。在稀土永磁、烧结磁体、粉末冶金、散热器、新能源、轻量 ...[详细]
-
作者 | 杨佳台湾地区连续6天日增确诊超过6万,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16日将台湾地区的疫情风险等级,从第二级的“中度风险”调升为第三级的“高风险” 。据台湾中时新闻网等媒体报道,美CDC近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