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民保持续掀热潮!超190款覆盖278个地级市近亿人,多地升级上线,这一问题引关注
城市定制型商业医疗保险(简称“惠民保”)继续掀起参保热潮。惠民
11月7日,保持2023“清远惠民保”升级上线;11月15日,续掀线问2023年“广州惠民保”正式开放投保……11月以来,热潮人多全国多地升级上线新一年度惠民保产品。超款
据众托帮统计,覆盖截至2022年10月底,个地关注全国28个省132个地区278个地级市推出了193款惠民保,市近亿级上约8500万人参保,地升保费约85亿元。题引11月前7天,惠民全国惠民保新增参保突破800万人,保持保费超过10亿元。续掀线问11月8日,热潮人多全国9个地区同步上线惠民保。超款
今年已上线超190款惠民保
今年各地升级上线的惠民保延续惠民特色,低门槛高保额仍是标配。
例如,2023年“广州惠民保”设置了基础版和PLUS版两大版本。其中,基础版保费为49元/年/人,年赔付金额最高200万元;PLUS版保费89元/年/人,年赔付金额最高300万元,保障范围覆盖医保范围内住院及特定门诊医疗费用、医保范围外住院及特定门诊医疗费用,高额特定药品数量从去年的38种增加至45种,恶性肿瘤、罕见病患者的医疗负担将进一步减轻。
2023“清远惠民保”延续惠民特质,推出99元升级版和69元基础版供清远基本医保参保人选择,旨在增强与清远基本医疗保险融合互补作用。与2022年保障方案相比,“清远惠民保”保障升级,实现“一减一降三提升”。其中,升级版严格既往症限制,从5大类减至1大类(仅限制恶性肿瘤-重度);升级版年免赔额从1.8万降至1.7万,降低免赔门槛。
在投保人群方面,多地惠民保不限户籍、年龄、职业,无需体检、无等待期,凡是当地职工医保和居民医保正常参保缴费的参保人均可投保;在投保范围方面,惠民保进一步向三四线城市下沉,惠及更多人群。
“惠民保”即城市定制型商业医疗保险,最早于2015年在深圳市萌芽。2020年,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通知》,指出要加强建设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在此背景下,惠民保自2020年开始快速发展。
2020年以来,惠民保作为具有“普惠”性质的商业医疗险,业务模式得到政府、商业保险机构,以及第三方服务平台等的广泛参与,发展呈现井喷态势,逐步成为基本医疗保险的重要补充。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近日发布《2021中国保险业社会责任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底,惠民保覆盖全国28省,共有1.4亿人次参保,保费约140亿元。
惠民保可持续发展引关注
值得关注的是,作为近两年现象级保险产品,目前大多数城市定制型医疗保险项目还未经历完整的保险期间,部分地区参保人群增速出现挑战。对于惠民保这类低保费、低门槛、高保额的惠民产品,如何高质量可持续的发展成了整个市场关注的焦点。
“预计2025年前,全国惠民保的年度有效保单人数或在保人数将超过2亿人次。”众托帮联合创始人龙格表示,目前惠民保项目本身的长期可持续性仍应重点关注,提升年轻和健康人群的持续参保率是关键。
近期召开的线上研讨会上,财险产品创新部产品研发处李君杰认为,一是从产品设计来看,数据积累非常重要,也是产品迭代、升级延续的关键点;二是参保人群的平衡,除了年龄段的平衡,还需要进一步提升参保人群的比例;三是提升风险管理水平,例如可以通过健康管理服务改善民众健康状况,增加客户黏性,同时也可以降低惠民保赔付率。
此前发布的《2022年惠民保可持续发展趋势洞察》指出,从逻辑上看,惠民保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实现筹资可持续和支付可持续。其中筹资可持续即持续保持足够大的参保量,支付可持续即在基金管理上能实现有效控费。
在筹资端,惠民保需要解决尽可能提高参保和续保,从而维持高参保率:产品价格、政府参与、客户体验是影响参保的关键影响因素;在支付端,惠民保需要解决基金应该支付什么,支付多少和怎么支付三个问题。
报告建议,推动惠民保的可持续发展,应该从以下三大方面入手:
一是筹资可持续性,主要通过产品合理定价、多维度提升客户体验、争取政府参与开放医保个账、专业化的城市营销策略提升商保意识等四方面提升参保率;
二是支付可持续性,主要从自费保障责任的精细化设计划定赔付范围,探索产业融合创新支付模式降低赔付成本等提升基金支付效率;
三是实现医保局、银保监、央企保险机构等多主体间的数据互通互联,提升惠民保产品创新、精准定价、规范高效运营能力。这方面,亟需政府部门加强对惠民保业务数据的规范化管理。
(责任编辑:焦点)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被立案调查一年多后,涉嫌信披违法违规一案定音。11月20日晚,*ST星星公告,公司及相关当事人18日收到证监会送达的《行政处罚及市场禁入事先告知 ...[详细]
-
中国基金报 忆山4月8日,港交所文件显示,知名问答社区平台知乎已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瑞信、摩根大通、和招银国际为此次承销商。知乎美股开盘涨超5%。2021年营收30亿元招股书显示,近三年来,知乎营收逐 ...[详细]
-
盈利双增VS净利腰斩,17家H股上市银行业绩分化!不良加速暴露,两家已是“仙股”
日前,在港上市的内地银行已完成披露2021年年报。券商中国记者梳理了仅在香港上市的17家内地银行业绩后发现,去年各银行业绩极致分化:有银行实现营收、净利的大幅双增,亦有多家银行净利润接近“腰斩”,资产 ...[详细]
-
有的改变发生时,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彩旗招展、人山人海。但有的改变则是悄然发生的,没有官宣也没有发布会,但就这样发生了。有用户突然发现,淘宝更新了用户名ID)修改功能。面对这个用户呼声极高的功能,淘宝 ...[详细]
-
《药品网络销售监督管理办法》发布,京东健康回应称已搭建自营药品及器械质量合规管理体系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药品网络销售监督管理办法》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令第58号),自2022年12月1日起施行。其中明确规定,从事药品网络销售、提供药品网络交易平台服务,应当遵守药品法律、法规、规章 ...[详细]
-
央行今日进行1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为2.10%,与此前持平。因今日有1500亿元逆回购到期,实现净回笼1400亿元。 ...[详细]
-
日韩股市低开 日经指数下跌1.2% 此前美联储发出强烈鹰派信号
周四日韩股市低开,日经225指数开盘下跌1.2%,至27032.42点; 东证指数开盘下跌1.2%,报1899.79点。韩国Kospi指数开盘下跌0.7%,至2714.70点。亚市盘初,美股期指走低, ...[详细]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财联社上海,编辑 木子)讯,高送转龙头拟10转4)今日大幅高开8.66%,但随即急速跳水,午后开盘后12分钟跌停并封死直至收盘,上演近乎“天地板 ...[详细]
-
本报记者 马宇薇 见习记者 刘钊截至8月30日,钢铁行业52家上市公司2022年半年报披露完毕。受新冠疫情防控和钢铁市场严峻形势的双重压力,钢铁行业进入弱周期,呈现成本高企、需求减弱、盈利下滑态势,国 ...[详细]
-
据外交部4月6日消息,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主持例行记者会。部分问答实录如下。会上,法新社记者提问: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称,上周举行的中欧领导人会晤中,中方官员不愿谈论乌克兰问题。你对此有何回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