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每经热评|下更大力气促进生产要素自由流动 推动区域发展差距缩小!

每经热评|下更大力气促进生产要素自由流动 推动区域发展差距缩小

时间:2025-07-06 20:51:38 来源:胁肩累足网 作者:综合 阅读:592次

每经评论员 余蕊均

9月20日,每经国家发改委通报了党的热评十八大以来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取得的成就。其中一组数据尤为引人关注:2021年,下更中部和西部地区生产总值分别达到25万亿元、大力24万亿元,气促区域占全国的进生比重由2012年的21.3%、19.6%提高到2021年的产素差距22%、21.1%。自由东部与中西部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比分别从2012年的流动1.69、1.87下降至2021年的推动1.53、1.68。发展

十年间,每经中西部地区不仅经济份额在增大,热评人均GDP也得到稳步提升,下更这一关键性指标与东部地区朝着更加趋同的大力方向优化,意味着东西差距持续缩小,区域发展的协调性逐步增强。

对于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大国来说,统筹区域发展从来都是一个重大问题。

著名的“胡焕庸线”,简洁而清晰地勾勒了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基础国情。本世纪以来,我们愈发清楚地认识到,辽阔的国土上并不是每一寸土地都适合人类生存和大规模开发建设。因此,不同的自然资源禀赋决定了各地区承担的功能理应有所区别。

按照“十四五”规划纲要的目标,未来中国要逐步形成城市化地区、主产区、生态功能区三大空间格局。这里面,城市化地区的核心命题是如何高效率地集聚经济和人口,既要集聚经济,更要集聚人口,否则就会造成全国经济布局与人口分布的失衡,拉大地区之间的差距。

事实上,这恰恰是造成我国长期以来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关键原因——人口集聚与经济集聚不同步。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东部地区以占全国39.93%的常住人口总量贡献了51.74%的GDP,同期中西部的人口份额为52.95%,经济份额仅42.88%。

这种“不同步”反映到阶段性结果上,就是东部与中西部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比虽有所下降,但距离“最优目标”仍有较大可压缩空间。按照发达国家城市化经验,各地区之间经济份额和人口份额可以不尽相同,但人均GDP是几乎趋同的,进而方能走向区域平衡。

笔者认为,促进人口流动是解决人口与经济集聚“不同步”的一条重要路径。未来在流动上下多大决心和力气,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下一阶段推动区域发展相对差距缩小的程度与成效。

公开报道显示,一些城市群、都市圈此前已开始探索促进人才跨地区自由流动的新举措。比如北京实行京津冀三地职称评审结果互认,津冀两地的职称证书在北京职称晋升、岗位聘用、人才引进、培养选拔、服务保障等领域与本市证书具有同等效力;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按照“三地最优、统一标准”的要求,给予外国高端人才最长工作许可期限,青浦、吴江、嘉善一地认定,三地互认。

互通互认的不应只是对高端人才的评定标准,而早就应扩大至对劳动力资源的全覆盖。仅从政策端来看,从去年《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行动方案》提出“除超大、特大城市外,在具备条件的都市圈或城市群探索实行户籍准入年限同城化累计互认”,到今年《“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明确“鼓励都市圈社保和落户积分互认,统筹布局新建大型公共服务设施,促进教育医疗资源共享”,普惠性、覆盖面有望加大,这将更有利于劳动力资源的高效配置。

当然,促进人口跨区域自由流动,本质上需要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对土地、资本、技术、数据等生产要素而言,亦不例外。

眼下一个重要契机在于,在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道路上,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以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长江中游城市群等区域可优先开展区域市场一体化建设工作,建立健全区域合作机制。接下来还能集聚多少经济和人口,市场会给出答案。

(责任编辑:焦点)

相关内容
  • 玉渊谭天:中美防长谈了什么?
  • 贬损女性!这家银行被罚
  • 拜登怪调:若不对俄施压 中国就“有胆量统一台湾”
  • 直面烂尾楼:一个烂苹果不拿出,就要烂全筐
  • 维权投资者收购华特迪士尼逾8亿美元股份 反对Iger重掌大权
  • 国资委:进一步向纵深推进国企改革,不断完善市场化机制
  • 人社部:就业容量大的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等行业复苏缓慢
  • 一图读懂| 北京多部门执法大检查,这些防疫问题最突出
推荐内容
  • 郑眼看盘:“中”字头脉冲 股指先扬后抑
  • 亚马逊在中国的另一面
  • 民政部:1月至3月全国累计支出低保资金462亿元
  • 一批重大项目等待民间资本!高层连续喊话稳增长,投资盛宴来了
  • 卡塔尔世界杯所有赞助配额售罄,国际足联创纪录75亿美元收入
  • 一出手就是7个“嘉年华”! 吉利“壕”闯新东方直播间背后:车企开始寻找顶流跨界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