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美联储持续激进加息殃及全球!

美联储持续激进加息殃及全球

时间:2025-07-06 05:45:22 来源:胁肩累足网 作者:休闲 阅读:540次

转自:经济日报

当地时间9月21日,美联美联储年内第三次宣布上调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75个基点到3%至3.25%之间,储持为2008年初以来的续激息殃最高水平。这是进加及全美联储今年以来第五次加息,也是美联20世纪80年代以来最大幅度的连续加息。美联储声明称,储持预测中值显示2022年底联邦基金利率为4.4%,续激息殃预示今年剩余时间里两次大幅加息概率极大。进加及全

消息一经公布,美联美股三大指数继周二普跌后再次下挫,储持道指大跌1.7%,续激息殃纳指跌幅近1.8%,进加及全标普500指数跌逾1.7%,美联三大指数均创7月份以来最低水平。储持自美联储频繁激进加息以来,续激息殃美股剧烈震荡,但其更大的压力则来自美国经济的衰退预期。

对本轮美国通胀而言,乌克兰危机及美欧对俄制裁、新冠肺炎疫情等对供给侧的干扰是推升物价的重要因素。住房、医疗服务等价格持续上涨,也是支撑CPI重心不断上移的重要原因。尽管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宣称“供应方面有所好转”,但此类地缘政治风险和公共卫生危机带来的不确定性并未消失。

美联储持续激进加息无助于解决上述问题,反而会推升包括抵押债务和商业贷款在内的借贷成本,从而抑制企业投资扩张、消费支出和房地产景气,进而打击劳动力市场(企业裁员)和经济增长前景。

花旗银行此前对18家主要零售商的调查显示,今年2月份至5月份间,有11家的库存增长速度比销售增长速度高出10个百分点,该数据已经达到了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前的最高值。沃尔玛等美国主要零售商陆续警告,服装、电子产品、家具和其他商品的销售正在放缓,企业库存迅速增长以至于全美最大的仓库区“内陆帝国”(Inland Empire)都快要放不下了。

美国供应链管理协会(ISM)公布的美国7月份库存指数从6月份的56升至57.3,为1984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同零售商一样,更多的制造商面临库存积压的问题。与此同时,7月份创两年新低,新订单连续第二个月陷入萎缩,叠加库存增加,令工厂减少生产。标准普尔全球首席商业经济学家克里斯·威廉姆森称,除了新冠肺炎疫情的封锁期外,7月份美国制造商们报告了自2009年以来最艰难的商业环境。

美国高企的通胀反映的是内部产需的严重错位,美联储持续激进加息导致房屋抵押贷款利率及商业贷款成本随之升高,而住房、医疗等价格的上涨进一步导致居民购买力不断下降,无力负担其他消费。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8月份仍处于58.2的历史低位,有分析指出,未来美国消费或将在住房等成本的持续挤压下迅速下行,而消费占美国GDP的70%以上,消费疲软必然给美国经济带来巨大下行压力。

此外,持续加息或将导致失业率上升,进一步抑制消费。鲍威尔当天也承认,这种快速收紧的货币政策可能会给经济带来痛苦,暗示美国国内的失业率可能会上升。此前美国众议院冠状病毒危机特别小组委员会听证会的数据显示,大约有100万美国人受“长新冠”相关症状拖累而被迫离开就业市场。

未出意外,就在美联储放出“鹰派”信号后不久,市场忧虑情绪快速升温。

美国独立咨询联盟公司首席投资官扎卡雷利直截了当地警告称,美联储将加息直至通胀回落,这一过程将导致经济衰退,指望通胀能在美联储给经济带来痛苦之前下降,是不可能出现的“童话结局”。而美国金斯维尤投资管理公司投资组合经理诺尔特不无担忧地指出,美联储的言论相当强硬。但从30年期债券价格上涨(收益率下降)来看,市场在未来12个月内出现衰退的可能性要大得多,并且将非常不稳定。

与股市相反,美元指数受利率提振再度拉升,一度涨至111.63,再次刷新20年新高,值得注意的是,自今年年初以来,美元指数飙升了近16%。而非美货币则普遍下跌,包括英镑、日元、欧元在内的货币兑美元汇率均跌超10%。美元作为使用最广泛的世界货币,美联储的频繁加息给他国乃至世界经济带来了消极的连锁反应。

一方面,强势美元使得以美元计价的石油、天然气等大宗商品价格飙升,推高各国进口成本,实际上是在向外输出通胀,而其他经济体为了应对本国业已高企的通胀,不得不采取反应性的加息举措,英国央行、欧洲央行、澳大利亚央行等近期都紧随美联储脚步加息。这种轮番加息无疑会进一步诱发各国的经济衰退。另一方面,国际债务多以美元计价,对于在疫情和高企的国际油价冲击下经济状况本就堪忧的部分发展中国家来说,强势美元无疑是在进一步加重其债务负担,甚至可能诱发债务危机。

可见,美联储持续激进加息,无助于解决美国自身的结构性问题,反而可能使全球经济陷入衰退。只有切实承担起责任,才能使美国摆脱当前困境。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仇莉娜)

(责任编辑:百科)

相关内容
  • 千亿市值银行再获增持!
  • 东鹏饮料去年净赚超14亿元 二股东拟加倍减持 如何破局大单品依赖?
  • 百亿补贴战“开打” 京东2023要低过拼多多
  • 大熊猫陆续回国 驻日本使馆:感谢最萌“友好使者”
  • 总投资约170亿元!上海LNG站线扩建项目正式启动
  • 汉港控股获主要股东汪林冰增持268.6万股
  • 监管“利剑”再出鞘 责令回购严惩股票欺诈发行
  • 奇正藏药炒股亏4819万净利16年首降34% 销售费5.8亿为研发费12倍创新乏力
推荐内容
  • 为何这波疫情居高不下?国家疾控局回应
  • 国内第一梯队创新药企“出海”产品遭“退货”,诺诚健华的“自免”故事大打折扣
  • “保险+期货”助力辽宁花生种植业高质量发展
  • 英国央行存加息太快风险?警惕放缓加息步伐英镑回落
  • 肖远企:金融部门要帮助新市民做好金融健康管理,避免过度负债过度杠杆
  • 侏儒抹香鲸死于塑料垃圾,不能无视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