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李毅中:防止运动式减碳不能急于求成
8月2日,中国在2022新京报贝壳财经夏季峰会开幕式上,工业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经济工信部原部长李毅中发表了主题为“准确把握 稳步推进 落实‘双碳’”的联合演讲。李毅中表示,长李成推进双碳战略要因业施策,毅中运动于求分类推进科学稳步安全降碳,防止防止运动式的式减减碳,不能急于求成,中国也不能层层加码设置不合实际的工业所谓的提前达峰目标。 拉闸限电的经济经验和教训应该深刻吸取 李毅中称,实现双碳目标,联合能源是长李成源头,工业是毅中运动于求重点,因此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防止能源体系是关键。要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减碳减排要逐渐减少化石能源的用量,逐步建立以非化石能源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各种发电能力互相匹配,保证供电安全稳定,要构建智慧电网;合理调控油气的用量,有序推进煤炭减量。 在谈及调整优化能源结构,平均过渡保障安全问题时,李毅中提到,要有序地推进煤炭减量,同时要关注电煤的保底量。2030年非化石能源要达到25%,比2020年要上升9.1个百分点,同时,煤炭的占比应该再降10个百分点,这是艰巨但必须完成的任务。所以要加强煤炭的清洁高效安全利用,严格控制电煤的新增量,继续淘汰落后的小火电。还要禁止散烧,散烧煤污染是大型锅炉污染的十倍。为了保障用电安全,还要保证一定的煤炭的产量、产能,特别在急需的时候保障供给,去年出现拉闸限电情况,经验和教训应该深刻吸取,今后不能再发生。 实现双碳目标,保消费不是保浪费 “实现双碳目标,行行有责,人人有责。电力、钢铁、有色、建材、石化、化工、道路交通等行业是重点。要引入碳足迹概念,做好节电节材降耗。有些新兴产业也是用能大户,其中数据中心是碳排放大户。要重视用能设备器具的报废、利用和再制造,健全资源循环回收综合利用体系,加强资源的再生产和再制造。”李毅中表示,数据中心是耗能大户,是碳排放大户。因此在国务院文件中提到,“加强新兴基础设施节能降碳,统筹规划科学配置数据中心等新兴基础设施,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现在是东数西算,西部电力充足,气候比较凉爽,把数据中心建到西部,可以为东部提供计算服务。 民生消费在减碳减排中的分量与日俱增,李毅中表示,要鼓励消费坚持节约优先,保消费不是保浪费,鼓励消费要倡导绿色、健康、简约、低碳、文明消费,要遏制铺张奢侈。减碳低碳节约了能源、资源,反过来减少了碳耗,两者互为因果。减碳减排和防止污染处于同一过程、同一时空。中央文件指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着力解决自然环境约束突出问题,实现永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同样也是对治国理政能力的考验,所以双碳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协同推进。 “碳达峰不是推高峰值,要实行碳排放强度和总量双控制。要因业施策,分类推进科学稳步安全降碳,防止运动式的减碳,不能急于求成,也不能层层加码设置不合实际的所谓的提前达峰的目标。对于不同行业要根据实际情况,科学合理确定有序达峰的目标规划,不要自乱阵脚。”李毅中强调。 适时推出碳税,但不是为了增加财政收入 李毅中表示,要建立健全碳交易市场,适时推出碳税。实行碳税不是为了增加财政收入,而是为了促进减碳减排,增收碳税的同时在其他方面要减税,尽量使总税负不要增加,不要因为碳税影响能源的供给,影响经济的增长,影响经济的稳定。此外,还要研究双碳的国际规则,推动交流合作,做好应对的准备。 “实现双碳还有很多悬而未决的技术问题需要攻关,需要加快已有的先进技术推广应用,加快对前沿技术的研发。此外,要培育森林、草原、湿地、海洋、沙漠、土壤等生态碳汇。专家评估,我国实现双碳目标总投入将高达300万亿元,巨额投入的基础必须是先进、实用、可靠的技术成果,要把工作做扎实牢靠。”李毅中认为。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陈维城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记者手记:那一刻,日本足球令全亚洲羡慕
- 新能源汽车股进一步走高 特斯拉、蔚来涨超7%
- 增持、回购、分红等护盘手段齐上阵,保险股曙光要来了吗
- “市场先生”反复无常,投资该如何突围?
- 养老金二季度调仓动向浮现 集中持有医药和电子行业
- 俄媒:克里米亚大桥已恢复公共汽车双向通行
- 支付宝可以转账给微信好友了?实际情况是这样
- 美媒:美国消费者饱受通胀困扰 自由支配金额所剩无几
- 受疫情、惠民保产品崛起等影响,百万医疗险该如何顺势而变?
- 方证视点:政策预期强化 短调不改趋势
- 华尔街四大行三季度利润均大幅下滑 美国衰退阴云逼近?
- A股明日风口:军工三季报均显高增 基本面预计仍将出色
- 国管局发文推动提高国有资产管理效能
- “羊了个羊”爆火 中小游戏公司在蛰伏中成长
- Milestone Pharmaceuticals盘前涨超35% 其心血管药物3期试验达主要终点
- 10月MLF“等量平价”续做 专家称未来继续调降LPR仍有空间
- 四川、重庆“银行业保险业这十年”:将如何更好服务“双城经济圈”?
- 日本财相再发声:日元若过度波动将采取坚决措施
- 李宁新品服装引争议,高管回应:造型源自笠型盔
- 俄媒:乌副总理称俄实际上是在与北约对抗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