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院院士贺克斌:新一轮产业竞争开启
8月3日,工程在2022新京报贝壳财经夏季峰会“先立后破 双碳助力美丽中国”主题论坛上,院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士贺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院长贺克斌发表了题为“碳中和与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克斌开启演讲。 贺克斌表示,新轮双碳时代,产业全球经济发展模式正从能源资源依赖型走向能源技术依赖型,竞争并开启了新一轮产业竞争。工程与化石资源相比,院院风光资源在全球分布相对更均匀,士贺未来风电、克斌开启光伏等新能源比例逐渐上升过程中,新轮谁的产业新能源技术领先,谁就抢得发展的竞争先机。 如何才能实现碳中和目标下的工程碳减排?对此,贺克斌提出,实现路径主要可分为五个板块,即资源增效减碳、能源结构降碳、地质空间存碳、生态系统固碳和市场机制融碳,“五碳并举”。 他表示,资源增效减碳主要集中于节能和能效提升。我国能源强度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3倍,远高于美英法德日等发达国家,是OECD国家的2.7倍。如果我国采取各种措施达到同样的经济目标,但将能源需求降到最低,当前消费水平下,能耗每降1%,可减排1亿多吨二氧化碳。 实现双碳目标,我国依然面临诸多挑战。贺克斌表示,其中一大挑战在于关键核心技术的创新。据国际能源署分析,全球要实现碳中和所依赖的技术中,约有一半已经商业化,另外50%仍需在未来数十年中逐步实现。 对于中国自身情况,贺克斌介绍,科技部组织专家分析了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相关支撑技术,列出了6大类、18子类、66个亚类的关键技术,其中34%已得到商业营运,36%还处于中试和工程示范阶段,另外还有30%在概念和研发阶段。这意味着,我国碳中和技术总体成熟度不高,还有2/3的任务需要我国的科技工作者在未来几十年研发突破,相较世界平均水平,我国通过科技创新促进产业竞争、实现碳中和目标的任务更重,责任更大。 贺克斌称,在未来发展中,有人讲“双碳”时代已经来临,如果说过去40年对中国发展影响深远的四个字是“改革开放”,未来40年最关键的四个字可能就是“双碳行动”。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政策引导、科技创新,并建立全新的人才培养体系。自然科学、工程科学、社会科学各学科要一起协同创新,共同培养面向碳中和时代的人才。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朱玥怡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瑞信股东批准增发22.3亿股新股 拟筹资42亿美元
- 交银国际:维持中国人寿中性评级 目标价13.3港元
- 中信银行:对房地产存量客户加强贷后管理,实行差异化政策
- 平安证券:港股反弹可持续吗?
- 小米2022年第三季度营收705亿元 经调整净利润21亿元
- 中信银行副行长胡罡谈房地产风险:整体形势可控,要特别关注出风险的企业
- 工业和信息化部通报47款侵害用户权益APP和SDK 神州专车、西贝莜面村、东北证券融e通等在列
- 杨光:开展场内场外联动分析是大势所趋
- “时刻牵挂着人民的冷暖”
- 贵州毕节市住建局副局长李永新接受审查调查
- 民营房企融资再获政策支持 首单全额担保民营房企中票成功发行
- 北京城市副中心主题展将亮相服贸会首钢园区,设元宇宙专区
- “长期不用的钱,买这类保险合适!”银行“卖保险”热情高
- 英媒:延缓认知衰退,不妨多视频聊天
- 我国首个陆相断陷盆地页岩油国家级示范区揭牌
- 北京市城管委相关人士:尽快出台发布北京市新型储能专项发展规划
- 联想夺笋App全网首测,解决用户各类电脑问题
- 上海9月1日起试点婚姻登记全市通办!如何预约?
- 国家能源局:高质量推动页岩油增储上产 加强绿色低碳智能化转型及前瞻性技术储备
- 国家能源局:推动页岩油勘探开发取得更大突破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