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胁肩累足网 > 综合
自如,穿越周期
胁肩累足网2025-07-06 03:58:43【综合】8人已围观
简介“以前的模式是希望给业主一个省心的方式,你不用操心最后租客出多少钱,我们给你一定租金,然后我们去把房屋出租;新模式下,我们给业主提供产品化改造服务,装修环节需要业主参与进来,自己验收,去看这个房子的装
“以前的穿越周期模式是希望给业主一个省心的方式,你不用操心最后租客出多少钱,自如我们给你一定租金,穿越周期然后我们去把房屋出租;新模式下,自如我们给业主提供产品化改造服务,穿越周期装修环节需要业主参与进来,自如自己验收,穿越周期去看这个房子的自如装修是不是像我们承诺的那样。”熊林这样解释新旧模式的穿越周期不同。
新商业模式决定了自如会和房主一样紧张装修质量,自如因为一纸拖管协议就意味着自如要对房子负责1年-5年,穿越周期如果房子出现跑冒滴漏等现象,自如还是穿越周期要自如自己掏腰包。“两个星期的自如报修率”成为自如考核一套房子装修是否合格的重要指标。
对自如来说,穿越周期增益租模式给公司带来了稳定的收益与可持续的增长空间。三年疫情,各行业的投资人都更加谨慎,尤其关注现金流、盈利能力、收入增长等指标。增益租模式将原本自如收房自已装修环节的成本转变成了收入,同时如果市场下行,自如也将为业主分担绝大部分风险。
“通过模式转变,我们的经营变得更健康,现金流、收入、利润都变得更持久。”回忆全年成绩单,熊林只用一句话做了总结,让外界感知不到过程的复杂。但2021年春节期间,新模式正式上线时,他们团队收到的几乎全是坏消息。
新模式落地,新挑战到来
“下降,巨幅下降。”
熊林清晰地记得刚推广增益租模式时的签约情况。原来一个月公司的收房量可达千套甚至万套,新模式推广第一个月,全国只收了230多套房。
“老实讲,这模式刚推出时,我是有点担心的。”自如北京营销运营总监贺智谈到。增益租的第一个版本,业主没有保底收益、只有分成,转化效率很低,几百个商机才能转化为一单。而且这几百单还是自如大多数高管带团队下一线,一个一个谈下来的。
但即便这样,自如内部反对变化的声音也很少。对此,熊林谈到,增益租模式启动前,自如在公司内部做了充分沟通,他每天都会飞往不同的城市,和区域的团队讲新模式上线后未来会经过哪几个阶段,哪些指标在某个阶段会下降,哪些指标会上升。其实,大家心里对低签约率都有了一定预期,也达成了走下去的共识。
面对低签约率,自如内部意识到增益租模式需要调整,为业主让利,增加业主的保底收益。贺智记得,经过几个版本的迭代,业主拿到的保底比例不断提升,签约率明显上来了。
“现在大家能看到,不管是绝对量还是转化率,每个月的总体数据都在持续上涨。我认为自如的模式转型切合了整个市场的变化,它底层价值在那里,只要过程中充分做好团队的沟通和赋能,试错的同时迭代产品,只要实际数据不断往上走,大家的态度会越来越坚定。”熊林说道。
公司内部的认同只是模式转型成功的第一步,后续的推广、运营等环节跟不上,前面的努力就会功亏一篑。
贺智认为,增益租的运营难度远比省心租大。要建立起种子用户,团队需要付出更大的信任成本。
贺智至今对增益租模式签下的第一单记忆犹新,他和战区总、设计负责人一起签下了那一单。客户是一对年轻夫妇,在西四环买下一套上世纪80年代建的房子,还贷压力大,需要以租养贷,但房子在中介市场挂了好久都没租出去。看到自如提供的装修方案后,那对夫妇考虑了两天便决定签约,后来房屋经过改造后也顺利租了也去。
新模式不仅要求自如对产品模式做出改变,技术、组织结构也需要围绕服务体系做升级。
最大的变化是自如扩建了原来的家装设计师团队,并且为了保障装修品质与流程可控,7300位装修工人全是自如自己的人,无一外包。随着自如新模式业绩的增长,这些师傅每月要装超过1万套房子。
为了提高效率,自如从技术改造入手。
家装设计师孙诗哲于2021年6月加入自如,那时自如已经展开新模式半年,业务正处于上升期。他提到,自如家装设计师的特别之处在于,有部分客户群体更偏向于先出租后自住,所以在设计时,不仅要追求性价比,也要考虑房屋回收自住时,方便房主改造。
为了应对多样的业主需求,自如为设计师配备了云设计助理,帮助设计师画效果图、施工图。设计师可以拿着这些图纸直接与业主交流方案。“有了技术支持,我们一天能出2-3套设计图纸,一个月下来,工作量高的可以量70套房,一般同行,每个设计师大约在一月10多套。”孙诗哲谈到。
业主管家也是一个新增的岗位,大部分由原有的综合管家转化而来。除了常规的品牌宣传、产品解读,业主管家要重点负责装修工艺的介绍,协助设计师与客户沟通,完成房屋的个性化定制。
自如的业主管家许倩表示,转变为增益租模式后,能明显感到沟通成本变高了、难点变多了、周期变长了。“省心租的时候,签约非常快,每个管家每个月签8单肯定没问题。但现在,每个月签5单都能排到公司前50。”
之前,管家只需要和业主沟通协议签几年、每月给多少租金、工期多长等问题,双方再做一些妥协和退让,一单差不多就能谈成。现在,管家首先需要出装修方案,再向客户解释保底加分成的收益模式,很多岁数大的业主,理解起来并不容易。
为了应对这种变化,自如的管理层会带着一线管家一起走访,把经验总结培训产品,定期出教程,帮助管家们学习专业知识,提高与业主的沟通能力。这是自如的基因,熊林透露,不仅是管家培训,自如的职能部门如人力资源的工作也会模块化,产品化。
目前,自如每个月的签约量恢复到疫情之前的一半,每月稳定在3000单以上,并且保持着每月15%的增长。新模式下,自如的产品种类也在不断丰富,有面对刚毕业大学生合租需求的自如友家;面对工作5年左右的白领整租产品心舍;及面向高端住宅的产品曼舍等。自如的商业模式也正变得更加多元,从原来的分散式,走向集中式与分散相结合。
尊重行业基本规律
“如果你比较幸运,比较有前瞻性,你会发现,三五年后企业产品、模式虽然变化了,但是,你在做的事情跟你当初起步时候的想法没有多大区别。”熊林这样总结自如的经验,他认为不管自如怎么变,创业之初定的战略方向始终如一。
2011年创立之时,自如的想法是通过产品解决租赁住房品质参差不齐、非标准化等问题,让消费者租到品质更好的房子,让业主更放心地出租。
成立十一年,自如的产品矩阵不断丰富,包括了合租、整租、资产管理等,但始终没有脱离主线——做产品、做服务、运营城市的生活社区,让传统的租房生意更互联网化。
熊林表示,租房生意看似门槛不高,但很多团队都轻视了其中的挑战。他认为行业要穿越周期,需要通过两关:第一关是随着业务扩张,房屋的基础品质能不能始终如一;第二关是能不能达到一定规模,在保障租户、业主利益、员工利益不受损的前提下,压低企业的运营成本。
为了过这两关,自如成立11年来一直在培养四种能力:一是,出租能力;二是,产品能力;三是,专业的装修交付能力;四是,房屋出租全周期过程中的服务能力。
自如用了十年左右,将全国范围内管理的房屋规模扩大至100万套,每个月将接到上百万单维修和保洁的需求,每位客户的需求都不一样。“有些行业从业者进入市场时非常有目标感,对标自如。但他如果不深入去看从1套到1000套,再到1万、30万、50万套,自如是如何解决各个规模遇到的问题,他可能就会把目标定得过于激进,进而导致后面资金链出问题。”熊林说。
2015年之后,长租行业进入扩张期,大量玩家涌入市场。几年后,过度依赖租金贷的公司相继暴雷,市场的喧嚣渐渐褪去。
无论哪个时期,自如都显得尤为克制。自如内部有一条纪律线,使用租金贷的占比不能超过30%,不过度透支未来的现金流。
“要尊重这个行业的本质规律,追求速度、追求规模的同时,更需要把团队、底层管理、底层资产质量夯实。”熊林强调。
熊林的成长背景和贝壳CEO彭永东类似,都是IBM的咨询顾问,同为技术男,十多年前,在左晖决定用产业互联网改造租住中介行业的时候,熊林进入自如,彭永东去了贝壳。基于创始团队基因,自如创业之初就用产品化思维做长租,即让租房这件事变得更标准化。
而技术则帮助自如提高了出租力。11年前,自如App前身在PC端上线,当时,每个租客就可以看到每间房屋的真实情况。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自如又不断迭代租房平台,目前,自如App已经有1.7亿的下载量,有约101万条真实的VR房源展示,每天有超过300万人次到自如平台找房,通过平台,自如每天出租超过2200套房子。不仅如此,房主与租客的合同签约、支付、入住、续租,已经都可以通过线上完成。
通过不断迭代,自如摸索出了行业发展的独特节奏。熊林认为对房子进行产品化改造的过程复杂且微妙。它既不像手机,完全按订单生产,也不像造船全是个性化需求,而是介于两者之间。
租房产品的迭代,同样处于一个中间地带。熊林常对技术和产品团队说,“自如不讲快速迭代,而是讲这件事三个月后要做成什么样。不能不变,但也不能变得太快。”
他认为,租房行业链条长,当一个新系统投入使用,所有的门店布置、一线流程、甚至管家、阿姨的作业标准都会随之改变。这决定了行业需要保持适度的稳定,任何事情都要做充分提前规划。
有了规划,才是系统和业务的落地跟进。此后,再定期将客户前端反馈的问题形成版本迭代,形成企业产品运营的正向循环。但这种正向循环中,也会不断出现业主和租客的投诉。
自如减少了原来省心租的模式,更多的把力量投入到增益租当中。有存量的省心租业主担心,自如的增益租把企业和租客风险,转嫁给了房主,房主为了出租还得自己出装修费,不划算。
对于自如新模式适合哪些房子,多位自如设计师和管家表示,增益租模式针对不同房况的房子,提供不同的产品解决方案。比如房龄较长的房子或者毛坯房,比较适合增益租的友家、心舍产品。从硬装到家具家电,自如将全部重新设计、装配后再出租,一般34个工作日就可以完成装修交付。好地段配上好装修品质,有时候仅凭借装修效果图,就被租客抢先预订了。而精简装房子则适合增益租速优家产品,7天内完成局部快速装饰美化就可以出租。城市CBD地段的房子,业主可以通过增益租曼舍产品,进一步提升资产价值和管理服务。
“划不划算还是要算账,我服务过北京丰台一套24年房龄、50平米老房子,空了半年租不出去。业主后来选择自如增益租心舍,投入10万左右的设计装配家具家电费用。业主和我们签了8年的出租合同,预计能拿到近60万左右的租金预期。”自如一位管家表示,因为有了装修基础,租期越长,房子未来的增值空间越大。
对于用户的疑虑担心甚至投诉,熊林解释道,企业无时无刻都要思考如何提高效率,转型不可避免会经历一段磨合期。组织、技术都在升级,然而各方面的升级不一定同步。
熊林举例,以前续约环节,是由一线管家跟客户谈,每个管家一个月大约能续15个客户。如今,自如开始推动自助式续约,即由一个全国统一的云团队来做客户续约,现在一个员工单月可以续200个客户。然而,续约流程变了,系统的体验却还没跟上,客户就会来反馈问题。
由此,自如内部要求高管们每人每月去当客服,到一线倾听客户的声音,一旦发现业务缺陷,就会在一周内开会优化解决。同时,自如还推出了多种评价系统,如NPS等,即业主今天愿不愿意推荐自如App,这些数据如果出现大幅波动,公司管理运营也会马上分析原因并做出调整。
熊林承认,如何让组织、技术更好地服务于模式,是自如正在探索、且亟需改进的问题。但他也表示,“大家说我们今天选择躺平,其实反而这两年我们增长的动机和愿望是更强的。我们只是在做好权衡之后,把精力投入到最应该去增长的事情上去。”
作者为《财经》记者
很赞哦!(5831)
上一篇: 分析师:如遭遇飓风灾害,美国受灾州能源价格将“暴涨”
下一篇: 多所高校开设纪检监察学院背后